Websea是什么交易所?噱头背后藏风险
近期在虚拟货币领域引发讨论的Websea,宣称是聚焦Web3交易体验的平台。该交易所诞生于2023年8月,2025年因推出“保本跟单”机制受到关注,但其所谓的创新模式,在我国监管框架下仍属非法金融活动范畴,投资者需高度警惕。
从平台宣传来看,Websea主打“低门槛、高容错”的交易生态,核心亮点是“保本跟单”机制——声称带单员需缴纳保证金,若因操作导致用户亏损则由保证金赔付,盈利后带单员可获取分润。平台还宣称拥有美国、加拿大MSB及澳洲ASIC等监管资质,以此塑造安全形象。
但这些宣传无法掩盖其风险本质。我国明确规定,虚拟货币相关活动均为非法金融活动,Websea所谓的海外资质在国内不具备法律效力,其交易活动不受我国法律保护。“保本”说辞也暗藏陷阱,平台强调“保本≠保收益”,实际是规避责任,而虚拟货币本身的剧烈波动,让“本金安全”成为空谈。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类交易所的资金流向、运营主体透明度极低。尽管Websea举办AMA活动试图增强信任,但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常见的黑客攻击、卷款跑路风险并未消除。此前大量案例证明,缺乏国内监管的交易所,一旦出现问题,投资者维权往往无从下手。
综上,Websea本质上是游走在灰色地带的虚拟货币交易所。无论其机制包装得多么新颖,都改变不了非法属性。面对此类平台,投资者应坚守法律底线,认清虚拟货币交易的投机本质,远离所有相关交易,选择合法合规的理财渠道守护财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