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币与贵州大数据:被冒用概念包装的传销诈骗陷阱

 

“雷达币” 与 “贵州大数据” 的关联宣传,是不法分子借正规概念包装的典型诈骗套路。据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声明、多地政府风险提示显示,二者无任何合法关联 ——“雷达币” 是已被曝光的传销式虚拟货币,“贵州大数据” 则是被盗用的正规产业概念,骗子通过 “大数据 + 虚拟货币” 的虚假绑定实施诈骗,需从骗局本质、套路特征与风险后果三方面彻底认清危害。

首先必须明确:雷达币是传销属性明确的虚拟货币,与贵州大数据产业毫无关联。从雷达币本质看,其通过 “推广有奖”“日复利滚动收益” 等模式发展下线,设置层级代理奖励机制,完全符合传销 “拉人头、层级计酬” 的核心特征,且从未获得任何金融监管许可,属于十部门 “924 通知” 明令禁止的非法虚拟货币。从贵州大数据属性看,正规的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是承担数据要素登记、交易服务的公益性企业,明确声明从未涉及虚拟货币、数字股票等业务,更与雷达币无任何关联。骗子将二者捆绑,本质是利用 “贵州大数据” 的官方背书假象,为雷达币的传销诈骗 “贴金”。

该骗局通过 “概念嫁接 + 利益诱惑” 设计收割链条,精准利用认知偏差。其套路可拆解为三步:一是 “概念盗用”,伪造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合作发行雷达币” 的虚假协议与宣传视频,盗用官方名称变体为 “贵州大数据交易所”,混淆公众认知,这与不法分子冒用 AI、云计算概念炒作虚假项目的逻辑一致;二是 “收益诱骗”,宣称 “雷达币对接贵州大数据产业,明年价格将涨至数百元”,并展示虚假的 “每日分红” 截图,以 “黄金价值、白菜价格” 的噱头吸引入局;三是 “传销裂变”,要求投资者发展下线获取雷达币奖励,层级越高返利比例越高,形成金字塔式诈骗网络,与瓮安县政府预警的 “以虚拟货币为幌子的非法集资” 特征完全吻合。

参与此类骗局将面临财产与法律的双重风险,且维权难度极大。财产安全上,雷达币无任何实际价值支撑,价格完全由操盘手操控,一旦资金链断裂便会暴跌归零,2025 年类似虚拟货币骗局的资金追回率不足 1%。更值得警惕的是,骗子常通过 “贵州大数据投资” 名义诱导转账至私人账户,资金到账后立即通过混币器转移,追查难度极高。法律层面,参与雷达币传销推广可能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即便仅为投资者,若账户涉及赃款也可能被冻结,影响正常金融活动。此外,轻信虚假宣传还可能遭遇二次诈骗,如骗子以 “大数据清退补偿” 为由索要更多资金。

辨清陷阱需坚守 “四看三拒” 原则,应急处理需及时果断。四看:看资质(正规大数据企业无虚拟货币业务)、看模式(拉人头返利必是传销)、看宣传(含 “高收益、无风险” 必是骗局)、看渠道(非官方平台的信息均为虚假);三拒:拒绝相信 “大数据 + 虚拟货币” 的绑定宣传、拒绝向私人账户转账、拒绝发展下线。若已参与,需立即保存虚假宣传材料、转账凭证等证据,通过国家反诈中心 APP 或公安机关报案,如实说明情况,不可隐瞒传销参与经历。

综上,雷达币与贵州大数据的关联是彻头彻尾的骗局,前者是传销工具,后者是被冒用的正规概念。用户需摒弃投机幻想,对 “高科技 + 虚拟货币” 的宣传保持警惕,方能守护财产与法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