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派币(Pi 币)” 以 “0 成本挖矿”“未来千倍增值” 为噱头,6 年间裹挟超 6000 万用户入局,成为近年来影响最广的虚拟货币骗局之一。这个被多地警方点名的传销项目,通过精准围猎中老年群体、伪造价值预期、设计层级奖励等手段疯狂敛财,其本质是典型的 “庞氏骗局 + 传销” 复合体,每一个环节都暗藏收割陷阱。
派币骗局的核心运作逻辑,完美踩中传销与庞氏的所有红线。首先是 **“免费挖矿” 的引流陷阱 **:用户只需下载 APP 每日签到即可 “挖矿获币”,看似零成本,实则通过绑定手机号、完成 KYC 认证等环节套取大量个人信息,部分 “黑市 KYC 服务” 甚至变相收取数百元 “入场费”。其次是层级计酬的拉新机制:邀请亲友加入可提升挖矿速度,形成 “上线收益依赖下线增长” 的金字塔结构,这种隐性层级奖励与传销的 “拉人头返利” 本质一致。最关键的是价值操控的庞氏本质:派币从未在主流交易所上市,无法自由交易,所谓 “1Pi=2000 美元”“可兑换奔驰” 等说法全是虚构,其价值完全由项目方通过限制流通制造稀缺感,与原子币等空气币的虚假定价套路如出一辙。
2025 年最新案例显示,派币骗局已升级出针对中老年群体的 “精准收割” 套路,涉案金额动辄掏空家庭积蓄。一类是 **“算力氪金” 陷阱 **:骗子宣称购买 “节点加速器” 可提升挖矿效率,一台设备售价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江苏一位老人为 “多挖币” 购置 8 台设备,花费超 20 万元,最终发现所谓 “算力” 只是后台数字。另一类是 **“线下转化” 骗局 **:在小城市设立 “派友俱乐部”,以 “升级维护”“专家授课” 为名收费,单次服务费用高达数百元,更有甚者组织 “赴山东兑换” 活动,诱导老人签订保密协议后套取贷款,使其沦为诈骗链条的 “工具人”。还有 **“上市预期” 炒作 **:伪造 “派币将上线 OKX 交易所” 的公告,引导用户缴纳 “开通交易权限费”,仅 2025 年 2 月就有超千人被骗,涉案金额达 300 余万元。
监管部门早已明确派币的非法属性,法律风险远超财产损失。南通、无锡、三明等地警方多次发布警示,直指其 “传销诈骗本质”,我国十部门更是明确虚拟货币交易不受法律保护,参与相关活动面临资金损失风险。司法实践中,为派币提供宣传推广、资金划转等服务已涉嫌违法,2024 年浙江某案件中,运营 “派币交流群” 的张某因犯非法经营罪被判有期徒刑 2 年。更值得警惕的是,项目方长期控制代币流通,一旦跑路,用户手中的 “派币” 将瞬间归零,且资金多转移至境外,追赃挽损难度极大。
识别派币骗局需坚守 “三破三拒” 原则:其一,破除 “免费暴富” 幻想,任何无需劳动就能获利的项目必是陷阱;其二,识破 “层级拉新” 套路,要求发展下线的 “投资” 100% 是传销;其三,戳穿 “价值神话”,通过 CoinMarketCap 等权威平台核查,未上市交易的代币均无真实价值。同时要拒绝点击不明链接、拒绝透露个人信息、拒绝缴纳任何 “激活费”“权限费”,牢记我国无任何合法虚拟货币交易渠道。
综上,派币并非区块链创新,而是精心设计的诈骗工具。其 6000 万用户规模警示我们,面对 “零成本高回报” 的诱惑,需保持清醒:虚拟货币不是造富捷径,合法金融渠道才是资产安全的底线,远离派币这类非法项目,才能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