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b 赚几亿” 的话题在社交平台持续发酵,实则是虚拟货币投机泡沫催生的虚假幻想。结合 Shib 币价格波动史、2025 年最新诈骗案例及监管定性来看,所谓 “赚几亿” 要么是极端偶然的炒作产物,要么是诈骗分子的收割话术,其风险逻辑与 “Shib 暴富技巧” 的骗局本质一脉相承,暗藏多重危机。
需首先明确:“Shib 赚几亿” 的传说纯属小概率偶然事件,不具备任何可复制性。2021 年 Shib 币曾因马斯克 “喊单” 等因素暴涨 35 万倍,催生了 “买 1 亿个 Shib 能买房” 的传言,甚至出现 “1 块钱变 35 万” 的极端案例。但要通过 Shib 赚几亿,需满足近乎不可能的条件:按其历史最高价 0.00008818 美元计算,需持有超 113 亿枚代币,初始投入成本超 100 万美元,且必须精准在最高点套现。而现实中,99% 的投资者都是在暴涨后跟风入场,2021 年 5 月以太坊创始人捐赠 50 万亿 Shib 后,其价格单日暴跌近 40%,无数追高者被套牢,印证了 “暴富是传说,亏损是常态” 的现实,与 “暴富技巧” 的虚假性如出一辙。
更值得警惕的是,诈骗分子正借 “Shib 赚几亿” 布设精准陷阱,套路较 “暴富技巧” 骗局更具迷惑性。2025 年此类骗局呈现新特征,与央视曝光的虚拟货币诈骗案例逻辑高度重合:第一步在社交平台散布 “早期买 Shib 赚几亿” 的虚假故事,配上伪造的 “百亿持仓截图” 和 “提现凭证”;第二步编造 “Shib 将接入新生态,复刻 35 万倍涨幅” 的谎言,宣称 “现在入场仍能赚几亿”;第三步引导下载仿冒钱包或交易 APP,以 “大额持仓激活权限”“杠杆放大收益” 为由索要钱款,或通过后台盗取用户私钥转走资产。2025 年某案件中,已有超 500 人被 “赚几亿” 噱头诱骗,涉案金额达 4200 万元。
即便避开直接骗局,轻信 “Shib 赚几亿” 参与交易仍面临三重致命危机。法律层面,十部委明确虚拟货币交易属非法金融活动,2025 年司法实践中,为 “赚几亿” 宣传引流的行为已涉嫌非法经营罪。资金安全层面,境外平台不受监管,2025 年已有 12 家涉 Shib 交易的平台跑路,资金追回率不足 10%;且其价格长期低迷,截至 2025 年 9 月,价格较历史最高价跌幅超 86%,所谓 “赚几亿” 的本金早已大幅缩水。信息安全层面,注册非法平台需上传敏感信息,这些数据已流入黑产,导致用户银行卡因关联洗钱被冻结,与 “暴富技巧” 骗局的信息泄露风险一致。
识别陷阱需把握三个关键:一是认清本质,Shib 无实际用途与价值锚点,“赚几亿” 是炒作泡沫催生的偶然事件;二是警惕 “造富神话”,此类宣传与 “暴富技巧” 的谎言无异;三是延续防骗逻辑,不相信 “高额回报” 承诺,不下载非官方 APP,通过国家反诈中心 APP 核验风险。
总之,Shib 赚几亿不是梦想而是陷阱。认清其投机本质与非法属性,坚守 “远离虚拟货币” 的底线,才是守护资产安全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