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 最新版本 1.39” 的更新消息近期在 “挖矿” 社群中传播,不少用户急于获取更新包以 “提升挖矿效率”。但结合 Pi 项目的诈骗本质与版本更新历史来看,所谓 1.39 版本既是项目方维系热度的噱头,更是诈骗分子精准设局的新载体,风险远超普通软件更新。
从官方宣传逻辑推测,1.39 版本或延续 “画饼式更新” 套路。参考此前版本多聚焦 KYC 验证、节点测试等功能,1.39 版本可能宣称优化 “主网映射效率”“生态应用接入”,甚至炒作 “新增币币兑换入口” 等虚假卖点。但截至目前,Pi 官方仅通过 “minepi.com” 官网发布过基础功能迭代说明,从未提及 1.39 版本有任何突破性进展,更未开放代币交易 —— 这与项目方长期 “只挖矿不兑现” 的运营模式一致,本质是用更新噱头维持用户粘性。
借 1.39 版本实施的诈骗已呈现精准化特征。诈骗分子利用用户对新版本的期待,通过社群推送 “Pi 1.39 版本抢先更” 链接,诱导下载伪造的更新包。这类虚假安装包采用 “热更新” 技术,初期界面与正规 App 一致,后续却暗中替换为诈骗页面,以 “激活新版本需缴纳 100 元认证费”“绑定银行卡解锁挖矿收益” 等名义敛财。更隐蔽的是,部分虚假更新包会窃取用户手机内的 KYC 信息与通讯录,随后以 “不缴费就曝光身份信息” 实施敲诈,2025 年已有多地用户因此损失数千元。
即便存在正规 1.39 版本,使用仍难逃三重致命风险。合规层面,我国早认定 Pi 为金字塔骗局,其 “拉人头挖矿” 模式涉嫌传销,参与新版本使用仍属非法行为;资产安全层面,Pi 币从未上线头部交易所,所谓 “挖矿收益” 仅是数字,1.39 版本宣称的 “收益翻倍” 实为空头支票,且团队掌控 90% 代币,随时可砸盘套现;隐私层面,新版本若强化数据收集,将进一步增加信息泄露风险 —— 此前已有用户因 KYC 信息被窃遭遇精准诈骗。
综上,Pi 最新版本 1.39 无论是官方噱头还是诈骗陷阱,都未改变其虚拟货币骗局的本质。我国明确禁止此类非法金融活动,Pi 币与人民币无任何兑换关系,参与更新或交易均面临财产损失与法律追责。远离任何 Pi 版本更新与相关项目,才是保障自身安全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