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支持 pi 币吗?政策解读与风险提示

 

在加密货币领域,pi 币(Pi Network)作为一款声称 “手机挖矿” 的虚拟货币,自推出以来吸引了不少用户关注。但从中国的监管政策来看,pi 币并未获得官方支持,相反,其相关活动还存在明显的合规风险。

中国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态度始终明确且严格。早在 2013 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就发布通知,明确指出虚拟货币不是由货币当局发行的,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2021 年,多部门进一步联合发文,严禁任何虚拟货币的代币发行融资及交易活动,强调虚拟货币兑换、交易等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要求金融机构、支付机构等不得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服务。pi 币作为虚拟货币的一种,自然也被纳入监管范围,其在中国境内的交易、推广等行为均不符合政策要求。

从 pi 币的自身属性来看,它也不符合中国对合法金融产品的定义。pi 币声称通过手机 “挖矿” 即可获取,无需消耗大量算力,这与传统加密货币的挖矿机制不同,其价值支撑和技术逻辑存在争议。目前,pi 币尚未上线主流交易所,也未形成成熟的交易市场,其所谓的 “价值” 更多依赖于社区炒作,缺乏实际应用场景和稳定的价值锚点。这种特性使得 pi 币极易成为投机工具,价格波动剧烈,投资者面临极大的资金损失风险。

中国监管部门多次提醒,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扰乱经济金融秩序,滋生赌博、非法集资、诈骗、传销、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针对 pi 币等虚拟货币的推广行为,各地相关部门也在加强整治,对违规开展虚拟货币交易的平台和个人进行查处。因此,参与 pi 币的挖矿、交易、推广等活动,不仅可能面临资产损失,还可能涉嫌违法违规,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应认清虚拟货币的本质和风险,自觉远离 pi 币等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中国支持的是区块链技术的合法应用和创新发展,但坚决反对任何利用虚拟货币进行的非法金融活动。选择合法的金融产品和投资渠道,才能切实保障自身的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总之,中国不支持 pi 币,且对包括 pi 币在内的虚拟货币交易活动采取严格监管态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远离虚拟货币交易,是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