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概念的火爆,催生了一批打着 “元宇宙挖矿” 旗号的手机应用。这些 app 宣称用户可通过完成任务、投入资金 “挖矿”,获取虚拟货币或数字资产,实则暗藏多重风险,需警惕其背后的金融陷阱。
元宇宙挖矿 app 的运作模式大同小异。多数 app 要求用户下载后注册账号,通过观看广告、邀请好友、购买虚拟道具等方式积累 “算力”,再用算力 “挖掘” 平台发行的虚拟代币。例如,某 app 声称用户可在虚拟场景中 “开采” 数字矿石,兑换成平台代币后提现或交易,甚至宣称代币未来可在元宇宙生态中购买土地、装备,升值空间巨大。部分 app 还设置多级代理机制,老用户邀请新用户加入可获得算力奖励,形成类似传销的拉人头模式,本质上是用新用户的投入支付老用户的 “收益”。
这类 app 的 “挖矿” 流程看似简单,却暗藏猫腻。首先,平台发行的虚拟代币缺乏实际价值支撑,其价格完全由平台操控。当用户积累到一定数量代币想要提现时,app 往往设置高额手续费、最低提现限额等障碍,甚至以 “系统维护” 为由拖延或拒绝提现。其次,不少 app 在用户协议中隐藏霸王条款,规定平台有权随时回收用户的虚拟资产,用户投入的时间和资金可能血本无归。2023 年,多地监管部门曝光的 “元宇宙挖矿” 骗局中,涉案 app 通过营造虚假繁荣的虚拟场景,诱导用户充值购买 “矿机”,最终卷款跑路,涉案金额达数千万元。
从技术角度看,正规元宇宙项目的核心是构建沉浸式数字空间,而这些挖矿 app 的底层技术简陋,所谓的 “元宇宙场景” 多为粗糙的 2D 动画,与真正的元宇宙技术毫无关联。更危险的是,非官方渠道下载的 app 可能携带恶意代码,窃取用户手机中的支付信息、通讯录等隐私数据,导致财产损失和信息泄露。
我国对虚拟货币挖矿和交易活动的监管态度明确。2021 年,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发文,将虚拟货币 “挖矿” 活动列为淘汰类产业,全面禁止任何形式的挖矿行为。元宇宙挖矿 app 涉及的虚拟货币发行、交易等活动,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集资,参与者的权益不受法律保护。一旦平台被查处,用户投入的资金将无法追回。
面对元宇宙挖矿 app 的诱惑,需保持清醒认知:真正的元宇宙发展依赖技术创新,而非靠 “挖矿” 圈钱。用户应远离此类非法 app,选择合法合规的数字服务,切勿被 “高收益”“零风险” 的虚假宣传误导,避免陷入金融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