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买 U 卖 U 赚差价犯法吗:复杂监管下的风险剖析

2025 年 8 月 1 日生效的《稳定币条例》,为香港稳定币交易设立了监管框架。条例规定,任何人在香港业务过程中发行法币稳定币,或发行宣称锚定港元价值的法币稳定币,都必须向金融管理专员申领牌照。同时,只有指定持牌机构可在香港销售法币稳定币,且只有持牌发行人发行的法币稳定币,才可售予零售投资者。从这个角度看,若个人未经许可,私自从事买 U 卖 U(稳定币)赚差价的行为,违反了持牌经营的规定,涉嫌非法经营。

香港证监会明确要求,投资者只能在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上买卖虚拟资产。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香港有 11 家持牌合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如 OSL 和 HashKey 等。若投资者通过非正规持牌平台进行买 U 卖 U 操作,不仅交易不受法律保护,还可能面临法律风险。例如,部分地下交易平台存在欺诈、跑路风险,投资者资金安全难以保障,一旦出现纠纷,由于交易违法,无法通过合法途径维权。

在香港,虚拟货币交易面临严格的反洗钱与反恐融资监管。买 U 卖 U 过程中,资金流动复杂,若无法证明资金合法来源与用途,极有可能卷入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2024 年,香港警方破获多起利用虚拟货币交易洗钱案件,其中不乏个人在不正规渠道买卖虚拟货币,被不法分子利用,最终承担法律责任。此外,虚拟货币价格波动剧烈,差价收益不稳定。以 USDT 为例,虽号称与美元 1:1 锚定,但在市场极端情况下,也出现过价格大幅偏离的情况,投资者可能面临巨大经济损失。

对于中国境内居民而言,情况更为特殊。目前香港证监会已按内地监管要求,明确禁止持牌金融机构向中国境内居民提供任何虚拟资产相关交易服务。即便在香港合法的虚拟货币交易行为,境内居民参与也属违规。2025 年,多家香港持牌券商规定,持有中国境内居民身份的个人投资者,无论既有账户还是新开户,均无法参与虚拟资产交易服务。